首先需要說明一點,如果不是自己通過買書的習慣而把它買來,我是可能永遠不會讀這本書的。因為它是20世紀至今暢銷不斷的勵志書,成書于1936年。而本人在過去選書時會比較刻意地回避這種書,不喜歡趨大眾之所好,常獨自行走在偏僻的小道上。但怎奈買書時“不慎”將一套六本都買了。它們的作者是戴爾·卡耐基,書是《人性的弱點》、《人性的突破》、《語言的藝術(shù)》、《卡耐基傳》(林郁)、《林肯外傳》、《卡耐基的藥味人生箴言》。從這一點中得到的啟發(fā)是,好的習慣可以遇到許多美好的事物。就像買書閱讀的習慣,使得這本好書沒有與自己擦肩而過。慶幸。
書中內(nèi)容平實,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或案例;語言流暢,透著股可以感動人的熱忱。15萬字,閱讀起來十分流暢,利用周四晚上和周五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。總體上有一種預感,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應該還會拿起來再讀一遍,再看看自己讀第一遍時寫在書上的批注。書盡管建立在美國的文化背景之中,且大部分內(nèi)容已是上世紀初葉的事情,但從中還是可以汲取到很多營養(yǎng)的。當然,在此還是想再提醒一點書的英文原名是《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》。而中文譯名著實夠唬人的,乍一看以為是一本深奧的哲學書。這也從側(cè)面反應出中文出版界的促銷策略或者整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顯得并不是那么高明。
然后,再說說作者。像我們大多數(shù)人一樣,他是一個普通人,甚至家境相當貧困。其成長的逆襲經(jīng)歷本身就足夠我們深入地學習一番。家庭方面,作為虔誠教徒的母親對其影響很強烈,曾當過老師??突x的是師范學院,但其職業(yè)選擇,卻沒有按照母親的愿望去發(fā)展。先后做了推銷員、演員、作家、教師和演講家等。可見,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家庭教育,同時后期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則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。我們應該選擇那些可以輕松復制、多次傳播、并圍繞人類基本需求的事情。比如寫作、演講就是這種職業(yè);而卡耐基所專注的人性研究領(lǐng)域又是與人最相關(guān)最密切的部分。但是,最終卡耐基更多地應該被稱為一個成功學家、成人教育家,離真正的哲學家還是有些距離的。
其實,這也是一個非常棒的讀書方法,百試不爽。就是通過作者本身和他的人生經(jīng)歷,基本上可以看出他所寫作品的價值。而書中頭幾頁所羅列的名人推薦,的確十分厲害。比如美國《時代周刊》:除了自由女神,卡耐基或許就是美國的象征。再比如《紐約時報》:在出版史上,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像卡耐基那樣持久地深入人心,也唯有卡耐基的書,才能在他辭世半個世紀后,還占據(jù)著我們的排行榜。不過,外人怎么說,說的有多熱鬧,是他們的事情。關(guān)鍵還是要我們自己去讀,從中感悟。作者被權(quán)威第三方所肯定,就是讓我們讀的動力更強一些,預期所能獲得價值的可能性更高一些。
書中的間架結(jié)構(gòu)較為合理,三部分,外加一個特輯。對于年輕人的意義十分重大。從“受人歡迎的原則”開始,到“打動人心的原則”,最后是“改變對方的方法”,特輯是“創(chuàng)造家庭幸福的原則”。究其實質(zhì),它在教我們怎么更好地為人處事,通過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淺顯易懂的故事,將晦澀的道理娓娓道來。據(jù)說,自己尊敬的巴菲特也是在年輕時讀了他的書,從而對自己的人際關(guān)系有了巨大的改善。所以,讀得過程一直懷著濃厚的興趣。作者之所以能夠成為暢銷書作家,其寫作技巧也是十分獨到的,多以故事和名人名言為主,沒有任何理論式的羅列。與此同時,他的知識又十分豐富,中西兼容,旁征博引,處處透漏著他研究的深入程度。
再從對青年的獨特意義跳出來看,卡耐基,或者是他的《人性的弱點》之所以能夠取得空前而持久的成功,很重要的一點是踩中了時代的脈搏。那時候社會中缺少這方面的勵志教育,存在著一大片市場空白,而卡耐基本人獨特的經(jīng)歷和努力方向正好迎合了這巨大而剛性的需求。他還采取了極為聰明的寫作、演講、授課等形式,既發(fā)揮了個人的才華和所長,還更大范圍地將其理念得以傳播。此外,更難能可貴的,是他穿插其中的創(chuàng)新精神和敢于為天下先的勇氣。不拘一格,采用新穎的講課形式。讓每個人公開講話,釋放自我,找到自信。在我看來,拋開時代的際遇,我們最該向卡耐基學習的,還是那持之以恒的精神、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饒的氣魄。沒有這些,再好的機遇也只能擦肩而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