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的道路就此確定,不妥協(xié),不退讓。
相應(yīng)的結(jié)果也很確定,皇太極帶著兵,再次攻入關(guān)內(nèi),開始搶掠。
這次入關(guān)的,可謂豪華陣容,清朝最能打的幾個,包括阿濟格、多爾袞、多鐸、岳托,全都來了,只用三天,就打到密云,京城再度戒嚴。
要對付猛人,只能靠猛人,崇禎隨即調(diào)祖大壽進京,同時,他還命令陜西的孫傳庭、山東的劉澤清進京拉兄弟一把,總之,最能打仗的人,他基本都調(diào)來了。
但問題在于,祖大壽、孫傳庭這類人,雖然能力很強,但有個問題——不大服管,特別是祖大壽,自從袁崇煥死后,他基本上就算是脫離了組織,誰當總督,都不敢管他,當然,他也不服管。
對這種無組織、無紀律的行為,崇禎很憤怒,后果不嚴重,畢竟能打的就這幾個,你要把他辦了,自己提著長矛上陣?
但不管終究是不行的,崇禎決定,找一個人,當前敵總指揮。
這個人必須有能力強,戰(zhàn)功多,威望高,威到祖大壽等猛人服氣,且就在京城附近,說用就能用。
滿足以上條件的唯一答案,是盧象升。
崇禎十一年(1638),盧象升到京城赴任。
他趕到京城,本來想馬上找皇帝報到,然而同僚打量他后,問:
你想干嘛?
之所以有此一問,是因為這位仁兄來的時候,父親剛剛?cè)ナ?,尚在奔喪,所以沒穿制服 ,披麻戴孝,還穿著草鞋。如果這身行頭進宮,皇帝坐正中間,他跪下磕頭,旁邊站一堆人,實在太像靈堂。
換了身衣服,見到了崇禎,崇禎問,現(xiàn)在而今,怎么辦?
盧象升看了看旁邊的兩個人,只說了一句話:主戰(zhàn)!
站在他身邊的這兩人,分別是楊嗣昌、高起潛。
這個舉動的意思是,知道你們玩貓膩,就這么著!
據(jù)說當時楊嗣昌的臉都氣白了。
崇禎倒很機靈,馬上出來打圓場,說和談的事,那都是謠傳,是路邊社,壓根沒事。
盧象升說,那好,我即刻上陣。
第二天,盧象升赴前線就任,就在這一天,他收到了崇禎送來的戰(zhàn)馬、武器。
其實崇禎送來這些東西,只是看他遠道而來,意思意思。
然而盧象升感動了,他說,以死報國!
就如同九年前,沒有命令,無人知曉,他依然率軍保衛(wèi)京城。
他始終是個單純的人幾天后,盧象升得知,清軍已經(jīng)逼近通州,威脅京城。
當時他的手下,只有三萬多人,大致是清軍的一半,而且此次出戰(zhàn)的,都是清軍主力,要真死磕,估計是要休息的,所以大多數(shù)識時務(wù)的明軍將領(lǐng)都很消停,能不動就不動。
然而盧象升不識時務(wù),他分析形勢后,決心出戰(zhàn)。
盧象升雖然單純,但不蠢,他明白,要打,白天是干不動的,只能晚上摸黑去,夜襲。
在那個漆黑的夜晚,士兵出發(fā)前,他下達了一條名垂青史的軍令:
刀必見血!人必帶傷!馬必喘汗!違者斬!
趁著夜色,盧象升向著清軍營帳,發(fā)起了進攻。
進攻非常順利,清軍果然沒有提防,損失慘重,正當戰(zhàn)況順利進行之時,盧象升突然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嚴重的問題。
他的后軍沒有了。
按照約定,前軍進攻之后,后軍應(yīng)盡快跟上,然而他等了很久,也沒有看到后軍,雖然現(xiàn)在還能打,但畢竟是趁人不備,打了一悶棍,等人家醒過來,就不好辦了,無奈之下,只能率前軍撤退。
盧象升決定夜襲時,高起潛就在現(xiàn)場。
作為監(jiān)軍太監(jiān),高起潛并沒有表示強烈反對,他只是說,路途遙遠,很難成功,盧象升堅持,他也就不說了。
但這人不但人陰(太監(jiān)),人品也陰,暗地里調(diào)走了盧象升的部隊,搞得盧總督白忙活半天。
差點把命搭上的盧象升氣急敗壞,知道是高起潛搞事,極為憤怒,立馬去找了楊嗣昌。
這個舉動充分說明,盧總督雖然單純,腦袋還很好使,他知道高起潛是皇帝身邊的太監(jiān),且文化低,沒法講道理,要講理,只能找楊嗣昌。
在楊嗣昌看來,盧象升是個死腦筋,沒開竅,所以見面的時候,他就給盧象升上了堂思想教育課,告訴他,議和是權(quán)宜之計,是偉大的,是光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