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權(quán)勢崇拜為基石的五千年傳統(tǒng)文化,使人與人之間,只有“起敬起畏”的感情,而很少“愛”的感情。寫到這里,準(zhǔn)有人號曰:“我們有‘仁’呀!”提到“仁”,話就得分兩方面說,一方面是,有“仁”固然有“仁”,但也只是書上有“仁”,行為上“仁”的成分實在稀薄,所以我們動不動就拉出來亮相的“仁”,只能在書上找,很難在行為上找。另一方面,“仁”似乎并不是“愛”,“愛”也似乎并不是“仁”,“仁”是當(dāng)權(quán)派對小民的一種憐恤和同情,乃施舍的焉,賜予的焉,表示慷慨大度的焉,幼兒園教習(xí) 對小孩子的焉。事實上是,人與人之間充滿了“恭敬”和“恐懼”。有些是由敬生懼,像孩子對父親。有些是由懼生敬,像娼妓對嫖*客,像大臣對皇帝,像小民對官吏,像囚犯對獄吏。君不見朱全忠先生當(dāng)了皇帝后大宴群臣的節(jié)目乎,他哥哥朱昱先生罵曰:“老三,你這樣造反,不怕滅族呀?”弄得不歡而散,史書上立刻稱贊他哥哥是大大的忠臣,其實他哥哥只是恐懼“滅族”而已。正史上這種節(jié)目多的是,任何一件事情,如果剔除了恐懼的成分,剩下的感情,就不堪聞問矣?!都t樓夢》上,賈寶玉先生對林黛玉女士曰:“我心里除了俺祖母、俺爹、俺娘外,就只有你啦?!蔽依先思乙恢币尚倪@話的真實性*,說賈寶玉先生愛他的祖母,愛他的娘,一點不假,如果說他也愛他爹,恐怕問題重重。全書中就是用顯微鏡找,恐怕都找不出一星點愛老爹的跡象,而全是恐懼。一聽爸爸叫他,就如同五雷轟頂,一個孩子對父親竟是這種感情,在潛意識里,他恐怕巴不得老頭早死。
起敬起畏的哲學(xué)使皇帝和臣民之間,官吏與小民之間的距離,一天一天拉大,皇帝的尊嚴(yán)真要:“升到三十三天堂,為玉皇大帝蓋瓦。”臣民的自卑,也真要:“死至十八層地獄,替閻王老爺挖煤。”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的,也是中國必然要倒霉的一種氣質(zh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