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日子看了一本叫做《浮生六記》的書,是一個自傳性質(zhì)的作品。作者是清朝乾隆時期的人,名叫沈復,是個不紅不紫的畫師。他后來與自己的表姐結(jié)為夫妻,可是父母卻對對這個兒婦頗有微詞,盡管夫妻倆伉儷情深。最后終被趕出家門。雖然兩人生活舉步維艱,甚至經(jīng)常要到朋友家借宿,但能夠苦中作樂,生活過的很有情調(diào)。可惜后來妻子早死,沈復很悲傷,覺得要把這段感情和記憶流傳后世,便寫了這本書。
?原來看的《浮生六記》是文言版的,由于自己文言水平欠佳,勉強看完還是似懂非懂?,F(xiàn)在終于在網(wǎng)上找到了翻譯過來的白話文版本,與大家共享,姑且稱他為“中國式的含淚的微笑吧”!
下面的內(nèi)容都是轉(zhuǎn)載的:
《浮生六記》選譯前言
《浮生六記》是清朝一位不出名的畫家沈復(字三白)的自傳體散文集,共包括《閨房記樂》《閑情記趣》《坎坷記愁》《浪游記快》四篇文章。另外兩篇《中山記歷》《養(yǎng)生記道》,疑似后人偽作。
沈復生于乾隆28年(公元1763年),江 蘇省蘇州人,平生默默無聞。據(jù)說到光緒年間,有一位姓楊的先生,才偶然在地攤上發(fā)現(xiàn)只剩下四記的《浮生六記》手稿,并且將其付印。如果沒有這一奇遇,恐怕今天就不會有人知道沈復的名字了。但是由于殘缺不全的《浮生六記》,真實記錄了沈復平凡而又艱難的一生,以及生活中令人難忘的片段。尤其是用深情的筆墨,描寫了聰明絕頂而又非常不幸的妻子——蕓娘。才使《浮生六記》永遠散發(fā)出人生智慧的無窮芬芳!
沈復的《浮生六記》,是中國古代散文中一顆璀璨的明珠,然而它卻被埋沒百年之久。直到“五四”新文化運動,它的光彩才第一次展現(xiàn)于世人眼前。林語堂、俞平伯等新文學家都極為贊譽這部作品。
林語堂曾經(jīng)說過“蕓,是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可愛的女人?!彼敵醢选陡∩洝贩g成英文,也曾說“應該叫世界知道,一方面以流傳她的芳名,又一方面,因為我在這兩小無猜的夫婦簡樸生活中,看她們追求美麗,看她們窮困潦倒,遭到不如意的折磨,受奸佞小人的欺負,同時一意追求浮生半日閑的清福……”
本來,中國歷史上伉儷夫妻恩愛傳奇故事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本人為什么會獨鐘《浮生六記》,并且決意選譯為白話文?主要因為它對我的啟發(fā)太深刻、太深遠,也使我聯(lián)想得更全面、更廣闊。我愿意費心試譯,也是為了自己深入領會和品味,進一步向他們的和諧夫妻生活學習 。需要說明,沈復與妻子蕓娘并沒有榮華富貴的生活,并沒有揮霍無度的享受,并沒有沉湎歡娛的閑情,并沒有風流 浪漫的傳奇。但是,我最欣賞、最欽佩、最注目的是他們的:
一、同甘共苦,患難與共;坦誠直爽,體恤關愛的夫妻真情。
二、勤儉淳樸,善處憂患;布衣菜食,可樂終身的簡樸生活。
三、淡薄名利,與世無爭;恬淡自適,知足常樂的曠達胸懷。
四、逆境逢生,善解人意;無私奉獻,樂于助人的優(yōu)良品德。
至于沈復為了維護封建禮教,無力反抗的自愧自責表現(xiàn)。以及蕓娘一片“情癡、情篤”的馴良作風,屈從于“三從四德”的懦弱性格。這些都是不可取的,也是不值得贊譽的。但是也要考慮當時的歷史條件和封建習 俗環(huán)境的局限。要用辨證的觀點來看待,不能僅以當今政治眼光或時尚觀點來評價要求它。
總之,《浮生六記》前三篇《閨房記樂》、《閑情記趣》、《坎坷記愁》,記錄了沈復與妻子蕓娘的恩愛生活,所以我決心當作樂趣選譯出來。至于后三篇《浪游記快》、《中山記歷》、《養(yǎng)生記道》,既沒有蕓娘做陪襯,也疑似后人偽作。所以我不感興趣,也沒心思多去過目。
不管《浮生六記》記什么,我都不在乎。而使我印象最深、最難忘的,我把它歸納起來叫作“記苦”!仔細琢磨品味:
一個“苦”字背后包含了無限的樂!
一篇古代散文里面寄寓了無數(shù)的理!
——譯者.山頭委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