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仲馬(1802-1870),法國十九世紀積極浪漫主義作家,杰出的通俗小說家。其祖父是侯爵德·拉·巴那特里,與黑奴結合生下其父,名亞歷山大,受洗時用母姓仲馬。大仲馬三歲時父親病故,二十歲只身闖蕩巴黎,曾當過公爵的書記員、國民自衛(wèi)軍指揮官。拿破侖三世發(fā)動政變,他因為擁護共和而流亡。大仲馬終生信守共和政見,一貫反對君主專政,憎恨復辟王朝,不滿七月王朝,反對第二帝國。由于他的黑白混血身份,其一生都受種族主義的困擾,心中受到創(chuàng)傷。家庭出身和經歷使大仲馬形成了反對不平、追求正義的叛逆性*格。大仲馬自學成才.一生創(chuàng)作的各類作品達三百卷之多,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于世。大仲馬的劇本《亨利第三及其宮廷》(一八二九年)比雨果的《歐那尼》還早問世一年。這出浪漫主義戲劇,完全破除了古典主義“三一律”。他的通俗小說情節(jié)迂回曲折,結構完整巧妙,人物形象鮮明,對話精彩生動,在藝術上得到了極高的成就,是世界通俗小說中獨一無二的作品,大仲馬因此享有“通俗小說之王”的稱號。其代表作有《三個火槍手》、《基督山伯爵》等。此外,大仲馬的回憶錄也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。比如《基督山伯爵》第75章中那份神秘的記錄里關于將軍和主任決斗的描寫,就是作者回憶錄中在土耳其的一次經歷的翻版。大仲馬被別林斯基稱為“一名天才的小說家”,他也是馬克思 “最喜歡”的作家之一。有趣的是,他的兒子小仲馬被他戲稱為他“最好的作品”,小仲馬也是著名作家。代表作《茶花女》。
?
內容
《基督山伯爵》主要情節(jié)跌宕起伏,迂回曲折,從中又演化出若干次要情節(jié),小插曲緊湊精彩,卻不喧賓奪主;情節(jié)離奇卻不違反生活真實。就結構來說,小說開卷就引出幾個主要人物,前面1/4寫主人公被陷害的經過,后面3/4寫如何復仇,脈絡清楚,復仇的3條線索交叉而不凌亂,保持一定的獨立性*之后才匯合在一起。因此,《基度山伯爵》被公認為通俗小說中的典范。這部小說出版后,很快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,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,在法國和美國多次被拍成電影。100多年以來,這本書擁有了難以計數(shù)的讀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