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對于圖7-25(a)和(b),按下列條件試分別寫出從頂點v0出發(fā)按深度優(yōu)先搜索遍歷得
到的頂點序列和按廣度優(yōu)先搜索遍歷得到的頂點序列。
假定它們均采用鄰接矩陣表示;假定它們均采用鄰接表表示,并且假定每個頂點鄰接表中的結點是按頂點序號從大到小的次序
鏈接的。
解:采用鄰接矩陣表示得到的頂點序列如下表所示:采用鄰接表表示得到的頂點序列如下表所示:畫出最小生成樹并求出它的權;
解:從頂點v0出發(fā),按照普里姆法并入最小生成樹中各邊的次序寫出各條邊;
解:按照克魯斯卡爾算法并入最小生成樹中各邊的次序寫出各條邊。
解:
圖 深度優(yōu)先序列 廣度優(yōu)先序列 (a) 0,1,2,8,3,4,5,6,7,9 0,1,4,2,7,3,8,6,5,9 (b) 0,1,2,5,8,4,7,3,6 0,1,3,4,2,6,7,5,8
圖 深度優(yōu)先序列 廣度優(yōu)先序列 (a) 0,4,3,8,9,5,6,7,1,2 0,4,1,3,7,2,8,6,9,5 (b) 0,4,7,5,8,3,6,1,2 0,4,3,1,7,5,6,2,8
4.對本章第3節(jié)中的dfsl算法做適當?shù)男薷模玫捷敵鰣D的深度做出先生成樹中各條邊的算法。
解:
void dfstree(adjmatrix GA,int i,int n)
{
visited[i]=True;
for(int j=0;j<n;j++)
if(i!=j&&GA[i][j]!=MaxValue&&!visited[j])
{
cout<<'('<<i<<','<<j<<')';
cout<<GA[i][j]<<end1;
dfstree(GA,j,n);
}
}
5.假定采用鄰接矩陣表示,編寫出進行深度優(yōu)先遍歷的非遞歸算法。
解:
void dfss(adjmatrix GA,int i,int n)
{
stack s;
Initstack(s);
push(s,i);
while(!StackEmpty(s)){
int k=pos(s);
if(!visited[k]){
cout<<k<<'';
visited[k]=True;
for(int j=0;j<n;j++)
if(k!=j&&GA[k][j]!=MaxValue&&!visited[j])
push(s,j);
}
}
}
6.對于圖7-26:
略
(0,1)6,(1,6)4,(6,2)9,(2,3)5,(3,4)10,(0,5)12
(1,6)4,(2,3)5,(0,1)6,(2,6)9,(3,4)10,(0,5)12
7.對于圖7-27(圖略),試給出一種拓樸序列,若在它的鄰接表存儲結構中,每個頂點鄰接表中的
邊結點都是按照終點序號從大到小鏈接的,則按此給出唯一一種拓樸序列。
解:
唯一一種拓樸序列:1,4,0,2,3,5,7,6,8,9
類別:數(shù)據(jù)結構 .
. 第八章查找習 題 八
一、單選題
1.以順序查找方法從長度為n的線性表中查找一個元素時,平均查找長度為(n+1)/2,時間復
雜度為O(n) 。
2.以二分查找方法從長度為n的線性表中查找一個元素時,平均查找長度小于等于
┍log2(n+1)┑ ,時間復雜度為O(log2n)。
3.以二分查找方法從長度為12的有序表中查找一個元素時,平均查找長度為37/12。
4.以二分查找方法查找一個線性表時,此線性表必須是順序存儲的有序表。
5.從有序表(12,18,30,43,56,78,82,95)中依次二分查找43和56元素時,其查找長度
分別為 1 和 3 。
6.對于二分查找所對應的判定樹,它即是一棵二叉搜索樹,又是一棵理想平衡樹 。
7.假守對長度n=50的有序表進行二分查找,則對應的判斷樹高度為6 ,判定樹前5層的結點數(shù)
為 31 ,最后一層的結點數(shù)為 19 。
8.在索引表中,每個索引向至少包含有 索引值 域和 子表開始 域這兩項。
9.假定一個線性表為(12,23,74,55,63,40,82,36),若按key%3條件進行劃分,使得同一
余數(shù)的元素成為一個子表,則得到的三個子表分別為(12,63,36)、(55,40,82)和(23,74)。
10.假定一個線性表為("abcd","baabd","beef","cfg","ahij","bkwte","ccdt","aayb"),
若按照字符串的第一個字母進行劃分,使得同一個字母被劃分在一個子表中,則得到的a,b,c
三個子表的長度分別為 3 、 3 和 2 。
11.在索引表中,若一個索引項對應主表中的一條記錄,則稱此索引為 稠密 索引,若對應主
表中若干條記錄,則稱此索引為 稀疏 索引。
12.在稀疏索引表上進行二分查找時,若當前查找區(qū)間為空,則不是返回-1表示查找失敗,而
是返回該區(qū)間的 下限值(即low值) 。
13.假定長度n=100的線性表進行索引查找,并假定每個子表的長度為n1/2,則進行索引查找的
平均查找長度為 11 ,時間復雜度為 O(n1/2)。
14.若對長度n=1000的線性表進行二級索引存儲,每級索引表中的索引項是下一級20個記錄的
索引,則一級索引表的長度為 500 ,二級索引表的長度為 25 .
15.在線性表的 散列 存儲中,無常找到一個元素的前驅或后繼元素.
16.在線性表的 鏈接 存儲中,對每一個元素只能采用順序查找.
17.假定對線性表(38,25,74,52,48)進行散列存儲,采用H(K)=K%7作為散列函數(shù),若分別采用線
性探查法和鏈接法處理沖突,則對各自散列表進行查找的平均查找長度分別為 2 和 4/3 .
18.假定要對長度n=100的線性表進行散列存儲,并采用鏈接法處理沖突,則對于長度m=20的散列
表,每個散列地址的單鏈表的長度分別為 5 .
19.在線性表的散列存儲中,裝填因子α又稱為裝填系數(shù),若用m表示散列表的長度,n表示待散列存
儲的元素的個數(shù),則α等于 n/m 。
20.在線性表的散列存儲中,處理沖突有 開放定址法 和 鏈接法 兩種方法。
21.對于線性表(18,25,63,50,42,32,90)進行散列存儲時,若選用H(K)=K%9作為散列函數(shù),則散
列地址為0的元素有 3 個,散列地址為5的元素有 2 個。
22.對于一個含有N個關鍵字的m階B_樹,其最小高度為Гlogm(N+1)┐,最大高度為1+︱log︱m/2︱
(N+1/2)︱。
23.已知一棵3階B_樹中含有50個關鍵字,則該樹的最小高度為 4 ,最大高度為 5 。
24.在一棵9階的B_樹上中,每個非樹根結點的關鍵字數(shù)目最少為 4 個,最多為 8 個。
25.在一棵m階B_樹上,每個非樹根結點的關健字數(shù)目最小為┌m/2┐-1 個,最多為 m-1 個,其子樹
目最小為┌m/2┐,最多為 m 。
26.在一棵B_階樹中,所有葉子結點都處在 同一層 上,所有葉子結點中空指針等于所有 關鍵字 總數(shù)
加1。
27.在對m階B_樹插入元素的過程中,每向一個結點插入一個索引項(葉子結點中的索引項為關鍵字
和空指針)后,若該結點的索引項數(shù)等于 m 個,則必須把它分裂為 兩 個結點。
28.在從m階的B_樹刪除元素的過程中,當一個結點被刪除掉一個索引項后,所含索引項等于┌m/2┐
-2個,并且它的左右兄弟結點中的索引項數(shù)均等于┌m/2┐-1個,則必須進行結點合并。
29.向一棵B_樹插入元素的過程中,若最終引起樹根結點的分裂,則新樹比原樹的高度 增加1 。
30.從一棵B_樹刪除元素的過程中,若最終引起樹根結點的合并,則新樹比原樹的高度 減少1 。
二、普通題
2.編寫一個非遞歸算法,在稀疏有序索引表中二分查找出給定值K所對應的索引項,即索引值剛好大于
等于K的索引項,返回該索引項的star域的值,若查找失敗則返回-1。
解:
int Binsch(indexlist B,int m,IndexkeyType k)
{
int low=0,hight=m=-1;
while(low<=hight){
int mid=(low+hight)/2;
if(k==B[mid].index)
return B[mid].start);
else if(k<B[mid].index)
hight=mid-1;
else
low=mid+1;
}
if(low<m)return B[low].start;
else return -1;
}
5.假定有一個100×100的稀疏矩陣,其中1%的元素為非零元素,現(xiàn)要求對其非零元素進行散列存儲
,使之能夠按照元素的行、列值存取矩陣元素(即元素的行、列值聯(lián)合為元素的關鍵字),試采用除
留余數(shù)法構造散列函數(shù)和線性探查法處理沖突,分別寫出散列表和查找散列表的算法。
分析:由題意可知,整個稀疏矩陣中非零元素的個數(shù)為100。為了散列存儲這100個非零元素,需要
使用一個作為散列的一維數(shù)組,該數(shù)組中元素的類型應為:
struct ElemType{
int row;//存儲非零元素的行下標
int col;//存儲非零元素的列下標
float val;//存儲非零元素值
};
假定用HT[m]表示這個散列,其中m為散列表的長度,若取裝填因子為0.8左右,則令m為127為宜
(因為127為質數(shù))。
按題目要求,需根據(jù)稀疏矩陣元素的行下標和列下標存取散列表中的元素,所以每個元素的行下
標和列下標同時為元素的關鍵字。假定用x表示一個非零元素,按除留余數(shù)法構造散列函數(shù),并考慮
盡量讓得到的散列地址分布均勻,所以采用的散列函數(shù)為:
H(x)=(13*x.row+17*x.col)%m
解:
根據(jù)以上分析,建立散列表的算法如下:
int Create(ElemType HT[],int m)
//根據(jù)稀疏矩陣中100個非零元素建立長度為m的散列表
{
int i,d,temp;
ElemType x;
for(i=0;i<m;i++)
{//散列表初始化,使關鍵字域被置為-1,元素值域置為0
HT[i].row=-1;
HT[i].col=-1;
HT[i].val=0;
}
for(i=1;i<=100;i++)
{//每循環(huán)一次從鍵盤上輸入一個非零元素并插入到散列表中
cout<<i<<":";
cin>>x.row>>x.col>>x.val;//輸入非零元素
d=(13*x.row+17*x.col)%m;//計算初始散列地址
temp=d;
while(HT[d].val!=0){//線性探查存儲位置,此循環(huán)條件也可用HT[d].row!=-1或
//HT[d].col!=-1來代替
d=(d+1)%m;
if(d==temp)//無插入位置返回0
return 0;
}
HT[d]=x;//非零元素存入下標d位置
}
return 1;//全部元素插入成功后返回1
}
在散列表上進行查找的算法如下:
int Search(ElemType HT[],int m,int row,int col)
{
//采用與插入時使用的同一散列函數(shù)計算散列地址
int d=(13*row+17*col)%m;
//采用線性探查法查找行、列下標分別為row和col的元素
while(HT[d].val!=0)
{//此循環(huán)條件也可用HT[d].row!=-1或HT[d].col!=-1代替
if(HT[d].row==row&&HT[d].col==col)
return d;//查找成功后返回元素的下標
else
d=(d+1)&m;
if(d==temp) return -1;
}
//查找失敗返回 -1
return -1;
}